【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继游戏商战题材片《俄罗斯方块》口碑出圈后,最近又有一部星光十足的好莱坞商战爽片释出了资源,并登上豆瓣一周口碑榜——那就是由本·阿弗莱克执导并参演,马特·达蒙、杰森·贝特曼等明星主演,聚焦运动品牌巨头耐克腾飞秘史的《气垫传奇》。
(资料图片)
这是本·阿弗莱克凭借政治惊悚片《逃离德黑兰》(2012)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后再执导筒,跟老友马特·达蒙银幕三搭的新作,北美口碑很出色,烂番茄新鲜度92%,观众爆米花指数98%,IMDb7.6。
影片的中文译名“气垫传奇”很奇怪,像是一部无厘头喜剧,它的英文片名Air其实更具主题概括性,既指耐克一推出就成经典爆款的篮球鞋“Air Jordan”系列,也象征着80年代业内排行老三的耐克品牌和NBA新人球员迈克尔·乔丹即将崛起爆发的向上状态。
不过,影片不是围绕传奇球员乔丹拍他的球场称王传记,而是聚焦耐克公司在体育商业界极具开创性的产品开发和公关营销,即它尚未跻身行业top之前的幕后商战故事。
片子的切入点和观感很像前段时间火起来的豆瓣高分片《俄罗斯方块》,现实世界里,这些大企业的风光和拳头产品你知我知天下知,但诞生之路其实有很多不为众人知的艰难和戏剧性转折。
影片最终的成色也很丝滑、圆熟,演员表演靠谱、节奏抓人、时代质感出众。即便结局无悬念,大家早就知道AJ篮球鞋长啥样,但看的时候仍然会为鞋款初次亮相和耐克签约成功而感到兴奋。
锐意进取、敢于冒险的美式个人主义价值观也寄寓其中,是一部均衡老练,可看性也很强的好莱坞商战爽片。
影片故事很传统,采用低谷逆袭模式,尽管耐克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的颓势,放到现在来看有些不可想象。
四十年前,耐克在跑鞋领域很强,但在篮球鞋类却被匡威和阿迪达斯两大巨头压制,只占市场份额的17%,整个品牌形象偏实用保守,跟年轻人钟爱的潮鞋文化沾不上边。
故事开篇,篮球部门高管就跟担任专业球探的男主桑尼(马特·达蒙 饰)吐槽耐克的篮球鞋款式在年轻人眼中太老土,给当红球星钱人家都不太愿意代言,业务线常年赔钱没起色,估计就快就被董事会砍掉。
面对业务危机,为耐克工作的职业球探桑尼,成为了逆转局势,乃至改变整个体育商业界产品思路的关键人物。
影片也从他的视角——一个敏锐坚定的“造王者”,一个不遵守陈规、具有冒险精神的“赌徒”入手,展示他对外公关、对内破局,拿下NBA新秀球员迈克尔·乔丹,又获得公司CEO菲尔(本·阿弗莱克 饰)全力支持的精彩攻关过程。
面对这个终极目标,影片给出了三道环环相扣又相互交织的关卡:
一是如何在众多新人球员中选中迈克尔·乔丹?那时他只是新秀赛排名第六的新人球员,远未达到顶峰。桑尼如何确信这个21岁的年轻人,就是篮球界无可替代的明日巨星?(男主慧眼识人、一把相中的契机)
二是如何在阿迪、匡威都向乔丹抛出代言橄榄枝,乔丹本人也觉得耐克太土、更偏爱阿迪的不利情况下,搞定这位骄傲的年轻人?(对外公关,谈判和说服的艺术)
三是如何让老板为自己的“惊天”想法掏钱买单,劝服CEO把宝全都压在乔丹一人身上,并围绕他打造产品线。(内部决策,一场集体的冒险、各部门群策群力)
在片中,相中并锁定乔丹为代言人的根源,是男主不可思议又极度准确的直觉和经验。但这只是给成功开了一道口子,因为阿迪和匡威也想签下乔丹。几个公司都肯定了这个新秀的才华和潜力,似乎想说明这是任何一个专业球探都会做出的选择。
不过,男主对乔丹的笃信不止于理性的专业,而是达到了其他人眼中“孤注一掷”的程度。他认为,与其把每年25万美元的篮球代言预算分给三位球员,耐克应该把全部资金都投给乔丹一人,并为他量身定做一整套球鞋系列。而在当时,还没有公司有过这样的先例。
这种押宝一人的操作不光违背商业投资的抗风险常识(“应该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也不符合营销产品的常规思路。直到现在,品牌找明星代言的通用思路都是利用明星的影响力传播“xx牌的东西如何如何好”,遵循“商品带人”的模式,代言人可以流水线替换,产品的优先级不能变。
但男主桑尼的思路则是“人穿鞋”,让迈克尔·乔丹赋予球鞋“生命”,计划围绕他的性格气质,打造一款独树一帜的篮球鞋。
品牌和个体球员的深度绑定,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风险极高。男主的同事和耐克CEO菲尔都在一开始就否认了这个想法。但在另一方面,这也凸显出桑尼眼中,乔丹无可取代的潜力和前途。最终,他对人才价值的高度认可,成为了耐克签下乔丹的关键。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跟男主桑尼一样,相信乔丹有无穷潜力,并准确预测了他的未来,那就是乔丹的母亲。
作为乔丹的至亲和事业操盘手,这位母亲以冷静明智的态度守护着儿子的事业,不为公司的花招所迷惑,只挑选最符合儿子和家族利益的选项,并会主动为乔丹争取更多权益。
哪个公司把儿子当短期钱罐子,哪个公司把儿子当成真正的主角悉心扶持,其实都看在她眼里。这也是桑尼越过乔丹经纪人,违反行规直接拜访乔丹母亲谈生意,却没有被他们一家拉黑,反而在后续获得正式会面机会的核心原因。
对比夸张到跟苏联特工上演追逃戏码的《俄罗斯方块》,《气垫传奇》的商战拉锯更为真实具体。
它包括母亲如何为儿子博得最大利益,即使这个要求可能吓跑公司;包括一位企业中层如何在上级和同事的怀疑中挑战公司成规,寻求支持。
也包括对公司盈亏负责的企业总经理能否顶住董事会的压力,授权下属放手去做一件风险极高的业务......每个重要角色都有自己的立场与纠结点。
因此,在商业场上,如何推销自己的方案,如何跟一开始不喜欢你的客户打交道,如何在妥协中达成共识,也成了故事发力点。
影片每一次情节转折几乎都由双方对话推进,主创也相当尊重人物和观众的智商,对话虽多却没有废戏。同事间的日常调侃、对客户情理兼具的游说、跟上司要资源时的交锋,多种场合都各有各的策略和气场。
尤其是男主越过乔丹经纪人直接拜访其父母的对话,以及公司正式跟乔丹发出邀约的谈判现场,都堪称“说服的艺术”的大师公开课。配合马特·达蒙和一众主角的精彩表演,以及灵活的场面调度(环绕运动镜头、特写镜头多,很少让演员呆坐着拍正反打),让对话场景相当有感染力,不会觉得枯燥。
演员之间的默契火花看着也很舒服。不光是大本和达蒙这对老基友之间的化学反应,说话夹枪带棒的乔丹经纪人与日常讲话节奏宛如在rap的黑人高管也很抢镜,为影片注入了幽默感和平实的生活气息。
除了展示桑尼个人的冒险精神和出色谈判能力,影片也铺垫了耐克团队为他提供的支持。销售、设计与最后咬牙拍板给钱的CEO,他们每个人都在关键时刻打破了常规,相信了同事的判断。
团队默契配合,力往一处使,相信他们“正在做一件伟大且正确的事”的过程,看着也很热血,带起了故事高潮的节奏。
热血励志之余,影片也提供了一些能够让营销人、篮球迷、AJ鞋爱好者会心一笑的知识点,还能辅助人物塑造、推进剧情。
当年NBA赛场有鞋类着装规定,鞋面必须有51%的白色,不按要求穿每场罚款5000美元。但耐克设计的AJ鞋红色更多,团队一度觉得要重新改色,但营销总监反其道行之,提出被罚款可以成为一个营销点,来打造乔丹和耐克鞋的个性——“他们因乔丹太过艳丽,而对他处以罚款。”
在人物的日常对话中,观众也可以得知,原来耐克Just Do It这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词其实出自囚犯之口,Air Jordan这个系列名究竟是谁的创意都存在争议......各种机缘巧合,其实不光存在于电影,也是真实历史自带的戏剧性。
片子比较为人诟病的一点,大概就是拍签约乔丹却没有乔丹的正面镜头。谈判的重场戏,只有一个背影,其他时候都用乔丹本人的纪录影像,有种刻意回避的感觉。
导演本·阿弗莱克考虑的是选角契合度的问题,即所有人都认识巨星乔丹,了解他的动作、神态,如果真要找人扮演他,可能会因为“不够像”而妨碍观众入戏。
更现实的情况可能是影片没有取得乔丹的形象授权,但整体考量其实也不失为一种叙事策略。
对于影片来说,乔丹这位传奇人物并不需要刻意复现。
首先是因为故事的重点不在乔丹,而是围着他打转的耐克幕后团队和为他争取利益的家人展开。其次,采用不露面or少露面的方式,也能反向凸显他的重要性。
片子结构规整,拍出了商业传奇背后的操盘手群像和敢于冒险、相信未来的时代精神,对非篮球爱好者来说也能很轻松地看进去。
不像近几年某些流水线传记片,调子起得很高,内里却相当乏味,多是蹭事件和人物的热度与名气,或充当展示演员演技的工具,艺术性和娱乐性都不达标。
能够像《气垫传奇》这样,扎实把一个商战故事拍得励志热血,也是美德了。
(文/motio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