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发生变化?警惕生长激素型垂体瘤!

近几年,王阿姨出现口唇肥厚、颧骨突出、四肢末端肥大的体征,她和家人都以为是正常的衰老,并没有太在意。几个月前,王阿姨为女儿的婚礼忙前忙后,逐渐出现头痛、恶心、精神萎靡、烦躁等症状,她以为是太忙太累。可随着时间推移,头痛的症状越来越加重,终于引起了王阿姨的重视。

为解决身体上出现的问题,王阿姨辗转几家医院,均未明确病因。在家人陪伴下,王阿姨前往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二科就诊。经检查,该患者术前生长激素12.70ng/ml,结合其病例特点,主管医生汪林军为其行颅脑及蝶鞍区MRI检查,结果提示该患者垂体左侧占位性病变,及时为其安排了蝶鞍区增强MRI扫描。

“通过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报告,该患者生长激素型垂体瘤诊断明确,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神外二科主任金林阅片后表示,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拟行微创机器人引导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摘除术。


(资料图)

脑科医院名誉院长刘卫平表示,此类手术难度较大,定位及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是关键,从而实现微创手术切除。蝶鞍区空间狭小,结构复杂,如若术中操作不当或者过度牵拉会导致视神经损伤或术后脑脊液鼻漏,严重者可出现反复颅内感染。

科室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联合手术室、麻醉科、影像科等针对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王阿姨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考虑瘤体较小,与颈内动脉紧密相邻,术中不排除血管破裂风险,故术前采用机器人定位,精确定位瘤体。术中采用实时机器人引导定位,实现微创切除,减少创伤。

按术前计划,对该患者行机器人引导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摘除术。全麻满意后,使用睿米机器人导入影像数据,激光注册,神经导航。碘伏消毒满意后取患者右侧鼻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寻找蝶窦开口,剥离子向外推挤中鼻甲,充分暴露蝶窦开口。充分开放蝶窦前壁,利用机器人精准判断双侧视神经管、成功避开颈内动脉、海绵窦、鞍底和斜坡等结构。磨钻磨除鞍底部分骨质,暴露鞍底硬膜。切开硬膜,机器人确定肿瘤大小边界,切除肿瘤呈白色,体积较小,实质性,质地脆。用取瘤钳、剥离子和吸引器切除肿瘤。瘤周见受压的垂体,正常垂体保护良好。温水反复冲洗瘤腔。粘膜瓣覆盖颅底骨窗,引流管压迫固定粘膜瓣,手术进行很顺利。术后一周,患者复查时,生长激素下降至9.50ng/ml。

什么是垂体瘤?

垂体瘤是神经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可表现为垂体瘤压迫产生的相应症状及激素分泌过多或分泌不足的体征。

肿瘤压迫导致头痛,如前额或双额部痛,少数患者可出现一侧眼角或一侧额头痛,压迫视神经交叉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视力减退可有单侧或双侧,甚至双目失明,视野改变可有单侧或双侧偏盲,眼底可见视神经色泽进行性变淡,视乳头呈原发性程度不等的萎缩,少数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若影响下丘脑可产生尿崩症,表现为多饮、多尿、烦渴等。压迫脑神经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眼外肌麻痹、感觉异常等。

如发生垂体瘤内出血,引发垂体卒中,表现为严重头痛、视力急剧减退、眼外肌麻痹、昏睡、昏迷、恶心、呕吐等。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表现有哪些?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由于其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导致四肢、肌肉和内脏过度生长,青春期前表现为巨人症,成人则表现肢端肥大症,如手脚变大、头颅及面容宽大、颧骨高、鼻肥大、唇增厚、皮肤松弛、粗黑、毛发增多,并出现声音嘶哑、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临床表现。

垂体肿瘤的经蝶手术入路是什么?

内镜入路和显微镜辅助入路是主要的两种暴露垂体肿瘤的经蝶手术入路。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开颅术已经很少成为必须的选择。

相对于显微镜辅助入路,内镜入路不仅能在内镜辅助下近距离直视手术区域,而且拥有更灵活的操作角度,这样就降低对周围重要组织的损伤。更主要的是,内镜下切除大腺瘤的效率更高,因为内镜下的视野更加宽广,这样有利于去完成更复杂的手术步骤和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

机器人引导神经外科手术优势是什么?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具体应用到颅内肿瘤切除,主要体现在精准、高效、微创。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机器人可以在术前精准定位肿瘤,即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找到肿瘤位置,然后精准定位。

定位后机器人可以帮助寻找,或者制定一条相对最微创的,避开重要血管、功能区来直达的路径。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