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林辉 魏浩 李彬 郑超
今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在卫生行业,女医生大多集中在内科领域,外科领域女医生的比例较低,并且大多集中在妇产科、乳腺外科、妇瘤科等少数专业领域。
手术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考验着女医生的体力;同时,敏锐耐心、沉稳细心,亦是女医生的独特优势。
在今年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大河报·豫视频联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特别策划“无影灯下,纤手执刀”系列报道,记者兵分四路,走进病房、深入手术室,走近无影灯下,采访手执柳叶刀的女医生,感受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湛技艺和女汉子的豪迈情怀。
李根霞:胎儿医学专家和“不动刀”的手术
并非所有外科手术,都充斥着“刀光剑影”的操作——有的手术,主刀医生看似一动不动,却在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容不得一丝松懈。
一场手术近一个小时,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甚至不敢眨眼……
类似场景,已经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李根霞的手术常态。
前不久,怀有双胞胎的何女士,还沉浸在怀孕的喜悦中,然而,一种名为“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诊断令她猝不及防。
通俗来讲,是指两个相同遗传基因的胎儿生活在两个“房间”,却共同使用一个胎盘。
两个胎儿通过胎盘的血管吻合进行血流注射,当宫腔内的供血儿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另一个受血儿,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则是双胎输血综合征。
如同遭遇晴天霹雳,何女士和家人几近绝望,“听说这个病死亡率很高,可是我的孩子才这么小……”
幸运的是,何女士遇到了李根霞主任。
做好一切准备后,李根霞为何女士进行了单孔胎儿镜激光手术。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对医生的专注度要求极高。手术期间,李根霞几乎一动不动,关键时刻眼睛也不眨一下,生怕稍有不慎导致手术失败。
由于用眼高度集中,手术结束后,眼睛不可避免地会干涩甚至流泪,顾不上酸痛的眼睛,李根霞第一时间便赶去告诉何女士的家人:“放心,孩子保住了。”
然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与何女士有类似遭遇的患者却很难第一时间确诊,往往等到肚子很大了才被发现,大多数人只能无奈放弃胎儿。
转机发生在2017年,彼时,李根霞刚留学归来,带回最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帮助患者解除困境。
“我回来之后,带领大家学习了解双胎输血综合征,进行规范诊断后,及时送去外院做手术。”李根霞回忆,2018年医院买入胎儿镜后,再也不用求助外院,在院内就能完成手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疾病被越来越早地诊断出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获得更好的母婴结局。
双胎一胎无心畸胎,是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另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过去诊断的孕周比较大,一般会在15周以后进行射频消融等选择性减胎术。
但近几年超声诊断能力提升,有的孕妇在孕8周时就已确诊。在此之前,常见的射频消融减胎手术,要等到15周才具备手术条件,在等待的过程中,不少胎儿已经死亡。
这深深刺痛了李根霞,她清晰地记得,曾有三个患者住院等待手术,最后有两个人的胎儿都死亡了,“等不了了,必须赶紧解决这个问题,我不想看到一个又一个生命消逝,也不想看到患者的表情从喜悦变成绝望。”
怎么办?李根霞带领团队查阅国内及国外的文献,终于找到“单针激光”的办法,该技术在全球也仅完成了100例手术。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研究、实践,克服重重困难,李根霞和团队攻克了这一难题,“目前我们已经完成15例手术,而且对孕妇损伤非常小,术后第二天就能出院,后续的观察随访工作也很简单。”
从医近20年,李根霞说,自己从一个怕血的姑娘成为一个女妇产科医生,不断创新、直面挑战,是她一直践行的准则。
当年,因为一段接产新生儿的实习经历,还在本科阶段的李根霞感到生命的神奇,毅然决然从儿科转向产科专业,回顾自己这一决定,她表示“非常幸运”:“非常幸运投身于我很热爱的专业,非常幸运地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传统产科、围产医学、胎儿医学三个时代的发展,产科一直在变化,我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李根霞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胎儿医学质控中心建设,带领全省规范胎儿宫内治疗,形成筛查、诊断、救治网络,让新生儿健康降临在每个家庭里。
李慧英:指随心动 刀随指动
做外科医生难,做骨外科医生更难,做骨外科女专家更是难上加难。
多年来,骨科的手术台上,基本是男医生的天下,因为相比其他手术,骨科手术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锤子、凿子这样的“大家伙事”,对很多男专家都是挑战,更不用说女专家了。
但是,在河南骨科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李慧英教授,凭借36年骨科行医生涯,声名远扬。
近日,一位老先生慕名找到李慧英。他的左膝关节活动度仅有30°,依靠拐杖也仅能行走十余米,在行走过程中腿部疼痛难忍,且因膝关节磨损还造成一定程度的畸形,因此需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不仅要换上替代的膝关节,还要矫正力线,恢复正常行走。
一场“剖皮换骨”的手术开始了。
手术刀、血管钳、切割板、截骨板、摆锯、骨钻、骨刀、骨锤……李慧英拿起手术刀,精准迅速地切开手术部位,没有多余动作,牵开皮肤和肌肉等组织,膝关节很快暴露于眼前。
骨头是身体中最硬的部分,在处理病变骨组织时,需要使用骨锤、骨钻、骨刀等工具。叮叮咣咣的敲击声,紧张而有序,空气中混合着血和骨沫的味道,各种工具在李慧英及其团队成员手中传递。
修整完毕,可以安装置换的假体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难点在软组织平衡和膝关节屈伸间隙等宽的重建,需要精确再精确的定位,才能使术后形体姿态正常。
判断力线和功能、对位对线、冲洗伤口、安放假体、骨水泥固定、逐层缝合……李慧英及其团队配合默契,熟练而精准,手术顺利完成,仅用了30多分钟。
“女医生力气不见得比男医生大,但女性细心、耐心。治病光有力气可不行,技术、技巧,心领神会更重要。”李慧英回忆,自己1987年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当时骨科医生特别少,她的个性喜欢各种挑战,决定扎根骨科领域。没想到,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医院开放、奋进的工作环境里,在科室同事们的支持下,年仅34岁的李慧英接任了骨科主任,成为医院最年轻的临床科室主任。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李慧英于1999年前往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了一年。进修回到医院后,2001年李慧英在省内较早成功开展了第一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仅用了一个小时,技艺娴熟,操作精准,展现出了“女刀手”的技术操作魅力。
如今,专注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翻修的李慧英,做一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半个小时左右,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速精准,创伤小、风险低,在国内处于领先。
在骨科,女骨科大夫本身就少,闻名全国的更是屈指可数。有的时候开学术会,李慧英坐在一群男大夫中都会显得特别醒目。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周乙雄教授,是国内骨科“大咖”,也是李慧英的进修指导老师,经常在同行面前夸赞她是带过的最有成就的学生之一。
河南省唯一的女中医骨科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唯一的女性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名中医首位女外科医生……一个个“唯一”,让她成为骨外科领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罗瑞华:精雕细琢 重塑容颜
“仙女风貌柔婵娟,手术台前赛奇男。纤手银针绣创口,天衣无缝美容颜。”这是一位患者在术后,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副主任罗瑞华主任医师写下的赞美诗句。
早上6:30,病人尚在熟睡之时,罗瑞华已准时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23楼头颈甲状腺外科一病区,换上白大衣,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这是周三做过手术的,小姑娘醒醒,有啥不舒服的吗?”“甲状腺单侧小手术,不用紧张啊!”罗瑞华带领团队大查房,穿梭在病房和走廊,耐心细致地询问着每一位患者。
MDT讨论、重点病人会诊、科室病例讨论,夜班值班医生交班······非常多的工作都需要在早上8:30分之前完成,罗瑞华接着匆匆赶往第二“战场”,为慕名而来的门诊患者“把脉”,或是为手术室的患者“拆弹”。
来到手术间,罗瑞华轻声安抚将要手术的患者,仔细核对信息和病情。这是一位甲状腺癌并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年轻女患者:“罗主任,我相信您!”患者麻醉后,手术开始。
无影灯下,罗瑞华的眼睛有神又坚毅,像盯准了猎物的老鹰一般,在助手的配合下,手起刀落,几乎没有出血,就已利用双极电凝镊精准地将肿瘤从一个很小的切口中取出,仔细探查,再进行美容缝合,力争每一步操作对患者都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她说:“当患者把生命和信任交到我的手上,我就要担负起这份信任,担负起这份生命的重托。”
头颈甲状腺外科手术量比较大,有时一天能排十几台小手术,有时复杂的手术一台做下来需要十几个小时,罗瑞华都亲自上台。
例如舌癌手术,为了解决患者因舌体残缺会造成说话、吃饭、生活等问题,医生从患者其他部位取一块儿皮瓣(带血管蒂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修补在舌头上,修复成功的舌体,除了没有味觉,几乎和正常舌体没有差别。
这样的手术,一个皮瓣至少要吻合1根静脉1根动脉,每根血管的直径一般是0.5~1毫米,将断开的血管缝合,至少要缝8针,仅切取皮瓣吻合血管,就需要一个多小时。
一天高度集中的脑力、体力消耗,到深夜下手术台时才察觉小腿因长时间站立而肿胀。冬天时,早上穿着合适的长筒靴,已无法拉上拉链。
头颈部的病种十分繁杂,功能要求很高,解剖又非常复杂,所以,想要培养和成为一名优秀的头颈外科医生非常困难,对医生手、眼、脑的配合要求极高,而女性的细致在其中就成为了一种优势。
为了练就一双巧手,罗瑞华下足了功夫,“没有最精细,只有更精细。”
她在纱布、橡皮筋气门芯,鸡翅、老鼠尾巴上练习缝合和打结,边练习边总结,不断寻找切口的最佳切入点、进针的最佳角度和手腕的最佳发力点,手指被线勒出血,磨出茧,打牢了操作基础。
现在,她同样言传身教,高标准要求学生,把手、眼、脑的功夫练到极致。
罗瑞华一直在学习深造的路上,到国内多家顶尖的头颈部专业医疗机构访学培训,并将先进的技术带回来,2000年在河南率先开展头颈部修复重建手术。
另辟蹊径、不留疤痕的‘美容’手术;用腿骨修复面部、运用数字化技术联合3D打印重建……从医30余年,她勤学苦练、勇于创新,为了满足肿瘤患者的需求,带领着团队不断攻克难关,将精细化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功能化的口腔、咽喉、颈段食管肿瘤手术、功能重建及综合治疗,美容化的头、面及颈部浅表肿瘤手术治疗等技术做精做强。
李英:帮800多名肥胖者“甩肉”
如今,对很多人而言,减肥成为一种追求的时尚。然而,对于某些超重患者而言,减重则关乎生命安危。
郑州市中心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李英,就是一位帮助超重患者“甩肉”、迈向健康生活的专家。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李英,独立“上台”操刀已经有14个年头。从疝气、胃癌、肠癌,到如今的减重代谢手术,她的手术精湛程度,已然超过了不少男同事。
目前,她已经用手术“刀”,帮助800多名肥胖者成功减重。手术安排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要做50多例。
来自安徽的患者杨先生,因为10多年的肥胖症,后来发展到合并呼吸衰竭、扩张型心肌病、房颤、2型糖尿病等多种严重疾病。
为解决这一问题,杨先生慕名来到郑州市中心医院,找到李英进行咨询。
李英在医院见到杨先生时,“虽然能下车走路,但走不了多少步,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身高一米六的他,体重已经超过了100公斤。
杨先生发现扩张型心肌病18年,辗转北京、上海等多家医院就诊,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但因为肥胖,导致手术风险大,心脏移植手术也无法开展。这几年虽然尝试了内科干预减重,但疗效一直不明显。
在郑州市中心医院,由减重代谢外科发起的多学科会诊,集中了全院的专家资源,讨论杨先生的手术方案,方案确定并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杨先生对手术满怀信心。
滴、滴、滴……随着心电监护仪器的声响,一场减重手术正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外科手术室进行。
李英为杨先生实施了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因患者超重,手术操作也变得“超常规”,比如术中使用的两个操作钳,长度比普通钳多了10厘米,操作也需要更加谨慎,这无疑给主刀医生提出了挑战。
李英手握一把超长操作钳,对患者的胃肠道进行重新塑形和改建,达到改善代谢、限制摄入、减少吸收、调整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目的。
最终,手术耗时99分钟,术中出血量仅10毫升,手术非常成功。
出院一个月后,医生随访发现,杨先生已经减重8公斤,心脏射血分数也明显提高,能基本满足生活需要。
相比于胃癌和肠癌,很多人会觉得肥胖没有威胁到生命,所以相关的手术也不算“大手术”。而在专业领域,减重手术虽然是良性手术,但手术等级与胃癌一样,都是等级最高的四级手术。
“肥胖患者因为体重超标,已经从普通手术,变成了涉及全身内外的疾病,手术难度大还是其次,群众接受度不高才是最难的。”李英说,不少患者并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病,但对手术的预期却非常高。因此,这个手术容不得一点并发症的发生。”
她在家人眼中是个“工作狂”,在患者眼中是“好大姐”,而在同行眼中,是腔镜手术视频比赛“省冠“。
近年来,她代表医院参加第三届“疝耀大中华”腔镜疝修补视频比赛,获得河南省第一名;“日贯长虹·镜瘦竞美”第一届全国减重代谢手术视频大赛,全国三等奖……
除了手术,这位患者眼中的“好大姐”,还在出院后不厌其烦地“叨叨”患者,给予营养、运动以及心理指导,“每天的电话和微信就没断过,有时夜里睡醒一觉,还在给患者解答问题。”
在李英看来,让更多的肥胖者通过科学的路径减重,回归健康的生活,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任倩倩
关键词: